判断题

谈谈当代新闻编辑人员的素养。

新闻编辑工作的性质和特点,决定了编辑人员不仅应当通晓新闻业务,掌插采访、写作、摄影、编辑和评论的本领,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,尤其是高度的责任意识、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执著的探索精神。

(1)高度的责任意识

新闻媒体是社会的利器,对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,无时不有,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。在新闻传播过程中,编辑人员处于把关的地位,操有新闻报道的生杀大权。这就更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。高度的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:

①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。要把经济效益放在恰当的位置上,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的时候,前者要服从于后者,而不能以牺牲后者来换取前者。换言之,报道什么,不报道什么,怎么报道,都要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都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,都要本着对社会负责、对受众负责的精神。是不是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,这是检验编辑人员是否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最显著的标志。

②高度的责任意识,要求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。

真实是新闻报道赖以发挥良性作用的基础和前提。在中国,大多数新闻媒体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出现的,新闻真实与否,还涉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如何的问题。从长远来看,今天新闻是明天的历史,新闻真实与否,又涉及对历史是否负责的问题。所以,编辑人员要从政治的高度、历史的高度来看待新闻报道的真实性。

③高度的责任意识,要求着力消除新闻报道的副作用。

副作用是指随着主要作用的产生而附带发生的不好的作用。这种情况在新闻报道中行不少见。编辑人员应该辩证地看待和处理问题,从新闻的检验到配置,都要尽力消除其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。

(2)广阔的知识视野

①编辑人员要不断扩大关于报道对象方面的知识。这是编辑人员最常用、最急需的知识。传播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,传播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主流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。因此,编辑人员必须把这一理论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,全面地、准确地领会其精神实质。

②对自己所负责的报道领域的知识,编辑人员一定要注意不断地学习和呾掌握,力求成为这方面的专家。同时编辑人员应当不断关注新兴的知识,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知识。

③编辑人员迓要注意了览周围媒体呾叐众癿情冴,应当劢态地而丌是静止地掌插叐众癿情冴,以便使新闻报道癿内容呾斱法丌断适应叐众癿需要。

④编辑人员还要懂得外语和计算机知识。对外开放的扩大,国际交往的增加,互联网的发展,越来越显示出掌插外语的重要性。至于懂得计算机的一般知识,则是编辑工具电子化的必然要求。

(3)执著的探索精神

①新闻报道作为一个整体概念,其内涵的构成是多元的,又是通过一定的载体以集合产品的形式向公众传播的。各类新闻内容如何整合,如何出新,都会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。探索应当全方位展开,整体推进。

②在探索中,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发化,及时捕捉新闻的生长点,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。

③探索为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,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。

高度的责任意识,广阔的知识视野,执著的探索精神,是当代新闻编辑人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修养。它们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同时,编辑人员所处的层级越高,这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。新闻媒体总编辑的综合素养应该为全体编辑人员作出表率。

微信公众号答题
由田业胜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

相关试题

判断题 “布坎南式导语”是曾作为《迈阿密先驱报》的刑侦记者,埃德娜·布坎南擅长的一种新闻导语写作方式。“布坎南式导语”把直接式导语和延迟式导语相结合,在同一个导语段或导语部分中,先有现场的描述,后有结果的提示,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,又称结合式导语。

判断题 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,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。舆论作为公众意见(公共意见)是社会评价的一种,是社会心理的反映,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,以公共事务为指向,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。具体表现在:①公开性;②公共性;③急迫性;④广泛性;⑤评价性。

判断题 编辑是贯穿于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决策,组织加工第一系列专业工作的总称。

判断题 新闻评论的标题标题是以醒目的形式用以提示文章(或节目)内容的简短文字。新闻评论的标题是以简短的文字标明议论范围,主要见解,作者意向和情感诉求。一、新闻评论标题的作用。概括论题范围,表明中心论点,表达媒体态度,宣示价值取向,吸引受众眼球等重要作用。二、新闻评论标题的特点。新闻评论标题与新闻标题相比:①目的不同:新闻标题是告知事件,新闻评论标题是要新闻事实展开议论。②表达方式不同:新闻是叙述说明语态,新闻评论则是议论、抒情语态。③题目格式不同:新闻标题常常包括引题、正题和副题三个题目。新闻评论标题只有一个标题。(15字以内,不用句号)④句子的完整程度不同:新闻标题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,新闻评论的题目可以是一个词组或句子。三、标题的要求。①具有吸引力。②与文章的内容风格相和谐。四、几种常见的标题类型。①提出问题型标题。②概念并置型标题。③标出论点型标题。④运用成语、谚语、流行语做标题。⑤赞颂性标题。⑥告诫性标题。⑦褒贬性标题。⑧号召性标题。⑨文学型标题。

判断题 舆论监督是社会的“排气阀”。这指的是舆论监督的社会调节功能。监测是:“晴雨表”“候风仪”;调节是“传声筒”“排气阀”。

判断题 专访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文体特征:(1)专访强调的是“访”,它是由“访问”脱胎而成的一种文体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较,专访更注重采访手段,它所进行的是一种特殊的访问,或称正式访问。即记者是有备而来的,事先怀着一个比较明确的、专门的采访目的到现场去的。多数采访是按预先准备好的既定方案或计划进行的。而且一般来说,在正式的访问开始之前,记者已完成了文体认定,也就是说,他很明确要写出一篇专访。而记者在进行其他采访的时候,多数情况下,行动之前并没有明确的文体意识,即我要写一篇消息还是通讯。只有在采访的过程中或者结束后才面临“量体裁衣”的问题。但“专访”是个例外。(2)专访强调的是“专”。即非专不访:访专人、谈专题①“专”在采访对象上。它是专门对“人”进行采访的,而且是事先经过选择的“特定的被访问者”、“专门的采访对象”。即便有的专访是“记事”夕、“记言”,也是通过对访问与此有关的“特定的人”来完成的。②“专”在内容上,即突出专题性,回答“特定的问题”:突出专一性,无论写人,记事还是记言,都不面面俱到,而是突出某一些侧面,这些侧面是记者根据报道的需要,读者的需要,专门选择的。③“专”在独家的角度上。专访所选择的被访问对象和所报道的内容,要有做专题的新闻背景或者特定的新闻价值,当然,最好是独家新闻价值。(3)专访的内容是访问活动的实录实录包括正式访问时的话题、氛围、现场、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流等。也就是说,它的主要内容应该以被访者的原谈话为主,再穿插有关的现场情况、背景材料等连缀成篇。一般来说,专访有三个要素:被访者、记者、现场。与其他新闻文体不同的是,专访通过上述要素更着力于营造一种记者、被访者、读者三方同在的时空效果,以尽量实现读者与被访者的“近距离交流”。(4)叙述角度一般是记者直接出场,主要以第一人称写作记者“赤膊上阵”夕,以见证人的身份把读者带入现场。当然,有时候也会隐去自己,但即便如此,文中也有记者的影子。无论直接出场,还是间接出场,记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,他在代表读者向被访者提问。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,在专访中记者更加主动,主观色彩比较鲜明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他处于主角的地位,起着引领和控制问题与采访过程的作用。(5)专访的结构以问答体为主因为它是访问活动的实录,所以选择问答体为主要形式是顺理成章的。多数专访采取了显形问答体。有些专访根据报道效果的需要,也可以处理为隐性问答的散文体。

判断题 用事实说话是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,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,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。记者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准备的某个事实中,让受众通过这一事实,自己来悟出某种道理。它通过客观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、发表意见。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活动的基本规律。“用事实说话”,寓情于事实,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信息的要求,以及新闻应以事实的信息沟通情况、达到信息交流与分享目的的基本特征,因而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的收受者,且具有说服力。

判断题 如果信息中涉及的事实本身的变化是渐进的,则无法实现信息的时效性。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