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断题

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 

新闻采访围绕事实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,它是后者的不可缺的认识论基础。

新闻写作根据新闻采访得到的素材制成新闻传播文本,实现新闻采访的价值。

一、新闻采写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

从认识论的角度说,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有着一致性。它们都是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。

二、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

(一)在真实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

(二)在深刻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

(三)在丰富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

三、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

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加工整理,做到“去粗取精”、“去伪存真”;

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整体把握,做到对材料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把握;

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理性认识,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之处、耐人寻味之处、意蕴丰富之处。

微信公众号答题
由田业胜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

相关试题

判断题 营销方案只是新媒体团队根据以往经验而制定的工作规则,但在制定一段时间后,需要通过数据进行评估。

判断题 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、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线。

判断题 (机械)快门的耐寒度较高。

判断题 新闻评论的归纳式结构方式顺应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规律。

判断题 我党继延安整风运动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粉碎“四人帮”后开展的真理大讨论。()

判断题 《人民日报》:(一)1948年6月,由原党的晋察冀机关报《晋察冀日报》与晋冀鲁豫分局机关报《人民日报》合并改组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《人民日报》,在河北平山创刊。实际上发挥党的全国性机关报作用。1949年3月15日,华北《人民日报》迁入北平出版。8月,中共中央决定该报为中共中央机关报,胡乔木、范长江先后任社长,邓拓任总编辑。(二)建国后,《人民日报》迅即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报纸,并向国外发行,开始日出对开6版,4版,后该出8版,并在各地出版航空版。这一阶段经历了由地方性报纸向全国性报纸发展的过程。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,主要内容是:1报道评论国内外重要时事和重要思想、政策问题2介绍全国各地及首都的情况与中心工作,交流经验,开展各种思想与工作问题的讨论3刊登文艺作品和介绍文艺工作经验4发表读者来信回答1950年新闻总署划定读者对象应为干部、先进群众(三)1956年,一场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运动在人民日报社内兴起(1)改版前:7月1日,正式改版,改版社论《致读者》1改版的原因和必要性: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严重等缺点,缺乏生动活泼的作风,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。2改版的目的、意见和重点:a,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;b,期望读者给予帮助、批评、指示;c,重点内容:扩大报道范围,开展自由讨论,改进文风(2)改版后:1新闻报道方面,报纸新闻数量大增,经济新闻占主要地位。新闻报道的题材变得广泛,提倡报道社会生活新闻,把读者需要放在首位,打破对社会主义国家只报喜不报忧的框框。2言论明显改进,题材广泛,短小生动,表现了独立思考和发表意见的自由、3副刊和通联工作进一步加强,认真编发群众来信4版面处理也十分生动活泼,新闻、言论、图片有机结合

判断题 拍摄特写最好用广角镜头。

判断题 新记《大公报》:《大公报》是我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,1902年由英敛之创办于天津。新纪《大公报》1926年由吴鼎昌、胡政之、张季莺等以新记公司名义接办。吴鼎昌独自投资并自任社长,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,张季莺任总编辑兼副经理,提出“不党、不私、不卖、不盲”的办报方针,大得当时资产阶级、小资产阶级的欢心。国民党政府建立后,《大公报》在政治上拥护国民党政府,并采取“小骂大帮忙”的宣传手法,既讨好蒋介石,又能迷惑一般读者。在新闻业务和经营管理方面,锐意改进,推出不少有益于发展的举措,因而其事业蒸蒸日上,在全国取得越来越大的影响。1936年,该报上海版创刊,将其触角伸入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