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断题

悄然兴起的精确新闻采访

精确新闻的报告样式今天已经成为调查性报道的一个主要流派,它追求报道的深入、精确和科学,而不是满足于记者的经验判断和偶然经历。

一、精确新闻学的创立者——菲利浦·梅耶

1.20世纪60年代是精确新闻报道的真正诞生期。

2.1973年菲力浦·梅耶出版《精确新闻学—一种用社会科学报道的理论》,精确新闻学定型。

二、精确新闻学的基本特点

(一)精确新闻学的优点

1.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2.客观上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民意3.新闻报道更令人信服

(二)精确新闻学的缺陷

1.这种报道方式费时、费力。

2.这种报道方式并不适宜于任何新闻事件的报道,只适宜于报道社会问题。

3.用这种报道方式写出的报道难免枯燥,可读性不强。

三、精确新闻报道的基本程序

1.确定报道题材 2.进行社会调查3. 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  4.写出新闻报道

四、精确新闻采访的方法

(一)利用实验手段进行采访

用途:可以验证服务行业的诚信程度;检测产品的质量;也可以戳穿骗局。

注意:不能影响公众的正常生活;实验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。

(二)通过民意调查进行采访

调查主持人的身份;

调查时提出问题的确切措辞;

进行抽样调查时,所涉及“人口”的定义;

抽样调查对象的人数,他们与调查宗旨的关系、回答问题者所占的比例;

抽样调查的误差幅度;

那些调查结果是根据抽样调查对象中一部分人的意见得出的;

调查意见的收集方式;

收集调查意见的时间。

(三)借助统计分析进行采访

      统计分析是借助于对现有的资料系统进行量化的数据分析,从而得出清晰的结论。

(四)实施跟踪调查进行采访

      跟踪调查可以切入得更深,纵向展示出某一点发生的变化。

微信公众号答题
由田业胜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
相关题库推荐

相关试题

判断题 深化通讯的主题主要有三条经验:全局意识、历史感和关注人的心灵。(1)深度来自全局意识有些事情,乍一看没有什么新鲜之处,影响似乎也不大。要确定这些题材的通讯主题的深度,必须把这些题材放到全局的高度去衡量,深入研究其在全局中所占的地位,它是否有利于或者有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,它们的代表性、典型性如何等。近年来,新闻报道中的批评报道越来越多,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。因为事实复杂、头绪繁多,记者往往使用通讯这种体裁反映问题、探索原因、总结经验、梳理思路。而这类通讯常常需要运用“全局性的视角”和根本利益的标尺来观察和研究问题。(2)深度来自历史感很多新闻工作者都知道,看问题离不开全局意识。但是很多人的全局意识仅仅局限在“空间”的概念,即把新闻事实放到更广阔的空间和一定的高度来认识,从而深化主题,而“时间”这个思维的角度常为人所忽略,有人称这种现象为“时盲”。很多事情如果只从当前的状态来看,往往感觉小出它的意义所在,一且把它放进流动的历史长河中来考察,历史的逻辑便赫然显现。(3)深度来自展示人的心灵世界上“比大海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”。人的心灵之海是至宽至深的。一个记者,若能将他的笔游弋于人们心灵的海洋,探索人生课题,抚慰受创伤的心灵,启迪心智,往往可以在读者渴求的心田中激起回响,使人感到“深刻”的震撼,从而产生精神上的动力。因此,凡是写人或与人有关的通讯,都要在开掘人物思想深度上下功夫,方能取得读者的回应。而我们看到的有些通讯,却忽视了这一点。作者虽然在事实收集和表述上下了不少功夫,但写出的人物仍然让人感到影影绰绰、模模糊糊,“活”不起来。什么是“活”呢?是心灵的激荡,心灵的感染力。没有心灵的感染力,人物立不起来,主题也难以深化。

判断题 媒体进行产业经营,必然会影响新闻公正。

判断题 新闻媒体:新闻媒体包括纸质媒体(报刊)和电子媒体(广播、电视)两种。随着互联网的兴起,作为“新电子媒体”的网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媒体类型。

判断题 熟练运用各种校对思维:1.逆向性。逆向思维是由校对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的,其特点是设疑、求证、改错。校对活动以原稿为对象,以猎错改错为目的,因而必然从质疑开始至排疑告终,质疑是校对工作的切入点,无疑就无从进入猎错。逆向思维对于做好校对工作的意义:补足编者及编辑的主流思维;校是非的探雷器。原稿中的“非”,不同于校样上的异,具有隐蔽性、模糊性、复杂性,混迹于尤其大量“是”的中间,似是而非,不易察觉。通过逆向思维,探查疑点,细辨一字之微。2.保真性。保证作者创造性劳动成果准确无误、完整无缺地转移为印刷文本,对原稿的改动要慎重,不能一味按照自己的思路、自己的表达方式去修改,要保持作者的创作思路,尊重作者的写作风格,做到“字易而意留”,因此要求校对员在校稿过程中不但要“善疑”,还要“多思”,更要“慎改”。3.联想性。看校样联想原稿。通读校样时发现了疑点,首先要联想原稿,从原中寻找排疑改错的依据。看后文联想前文,看注文联想正文,看图表联想正文。前后内容不能矛盾,前后文气不能不贯,文与注、文与图、文与表必须关联、衔接。看文字联想形似字、音同字、义近字、义连字、义反字。看因联想果,看果联想因。许多句子的内在联系表现为因果关系,如果有前件无后件,或者前件与后件不搭配,句子就可能存在错误。看概念联想概念关系。文章里面许多概念之间存在种关系,如同一关系、种属关系、交叉关系、矛盾关系、反对关系等,概念的误用常常表现为关系上出现问题。例如,我常去书摊或旧书摊上买书。此句就存在问题。2.整体性。一个版面作为一个整体,有整体性要求,如版面格式(排版设计)、字体字号、图片使用等等。通常我们在版校对之前都会先画一张版样,目的就是保证版面各部分在各个方面都保持一致,但为了不遗漏一个细节,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对特别是通读过程中,通观全局,瞻前顾后,使全书各方面都统一、一致、相符、衔接。

判断题 对外新闻稿编辑研究一把握好对外报道的“度”:1“三个有利于”标准是检验对外报道事件的一个尺度;2对外报道事件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准绳。3对外报道实践不能背离实事求是

判断题 施拉姆:威尔伯·施拉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家,传播学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,人称“传播鼻祖”、“传播学之父”。他把美国新闻学与社会学、心理学、政治学等其它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,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与修正,使之系统化、结构化,并创立传播学,这是其最大的功绩。1949年其第一本权威性著作《大众传播学》出版,是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,标志着传播学的创立。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,授予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,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。他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,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,培养了众多知名学者,形成了“施拉姆学派”。

判断题 如何写好新闻导语。什么叫新闻导语?简单的说就是新闻的开头。就是以简要的文句,突出最重要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,提示新闻要旨,吸引读者阅读消息全文的开头部分。新闻导语按照其表现形式,大体可分为硬式导语、软式导语、复合导语等几种,由于其表现形式不同,因而在写作上所运用的手法也就不同。今天我主要讲硬式导语。所谓“硬式导语”,就是指“六要素”导语、归纳式导语等比较规范直观的导语,它常被用在动态消息,政策性强、内容单一的短消息以及突发事件等新闻当中。前面我们说了,新闻标题就是新闻的眼睛;那么,新闻导语就相当于新闻的脸蛋。“人活一张脸”,新闻活的也是一张脸,这个脸就是新闻导语。有专家曾经总结,写好一篇新闻稿件,三分之一的时间放在新闻标题的打磨,三分之一的时间放在新闻导语的写作。足以见得,写好新闻导语的重要性。新闻导语写作的常见方式:直述式(叙述式)。把新闻中最主要、最新鲜的事实,简单直接地概括叙述出来。直述式导语优点是开门见山,直接触击最重要的新闻事实,它是最常见的一种导语。直述式导语往往在“倒金字塔”新闻写作中用得最多。所谓“倒金字塔”,就是将新闻最重的事实写在第一段,次之的事实按照重要程度递减的原则写在第二段或后面几段,写在第一段的就是新闻导语。渲染式(描写式)。这种导语先进行概括性陈述营造背景,然后再进入对最新动态事实的报道。与渲染式导语类似的还有点题式、故事式、比兴式等等。比如,张家界冬季旅游红火的新闻,先描写一段张家界冬季景色如何漂亮,气温如何寒冷,再写人气如何旺盛,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。设问式(议论式)。这种导语形式是首先提出问题或者摆出困惑,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兴趣,以激起他们继续阅读下文的欲望。举例说明:《张家界大鲵科技馆万元征集广告语》。引语式。直接引语用作导语是传统媒介上常见的样式之一。引语式导语一是要严格引用直接引语,不能改变说话者原意;二是所用引语应尽量挑选“掷地有声”的“点睛”之语,能起到一语胜千言的作用;三是引语要是容易理解的短句,句式不能太复杂。导语写作上,一定要注意用词的直接、准确,少用或尽量不用被动语态,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直接、更有力。要注意信息来源的准确性,不要轻易认可或否定离奇或看似合理的内容,要注重平衡性,对未有定论的事实不作肯定的表述,不要写入自己的主观评论。最为重要的一点,导语要写得短些,再短些。能用20个字表达清楚,就决不要用21个字。能用一段表述,就绝不用两段。简言之,写好新闻导语就是要把新闻事件的六个主要要素交代清楚,即:某人(某单位)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。也就是把新闻脸蛋的眼睛、鼻子、嘴巴、耳朵等器官交代清楚。

判断题 B2C2C就是传统的代理机制。